浙江“红领巾”讲述抗战史 档案见证血火友谊
中新网杭州10月11日电(曹丹)金秋十月,历史回响。10月11日,“探寻抗战记忆 传承红色基因”活动在浙江省档案馆举行。270余名浙江省杭州市政苑小学的学生,通过“红领巾讲解员”的生动讲述与学者的深度解读,共同完成了一场沉浸式的历史追寻。
当日,在档案馆一楼展厅内,9名来自政苑小学的小讲解员成为全场焦点。他们以接力讲解的形式,为同学们讲解“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浙江档案展”。
据政苑小学大队辅导员毛杭月介绍,“红领巾讲解员”自9月中旬起便开始准备。他们经过报名和层层选拔,最终入选的成员不仅将讲解词背得滚瓜烂熟,还多次来到展厅进行实地彩排。
10月11日,“红领巾讲解员”讲解现场。曹丹 摄据了解,该展览作为浙江省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,通过7个篇章系统展现了浙江抗战的壮烈历程。
该校四年级学生刘欣桐在完成讲解后坦言,为了这次活动,她在国庆中秋假期期间反复练习,“今天要把最好的状态展现给同学们”。
“除了确保内容准确,我们还会适当指导同学们的站位和展示技巧。”浙江省档案馆档案文化处工作人员虞佳忆在现场指导时表示,“面对展品和观众时如何从容展示,是孩子们需要突破的难点。”
10月11日,抗战档案解密讲座现场。曹丹 摄与此同时,一场题为“血火铸友谊:那段不该被遗忘的营救”的抗战档案解密讲座同步举行。中国新闻社浙江分社副社长严格为同学们讲述了“杜立特行动”。
1942年,为报复日军偷袭珍珠港,美军杜立特中校奉命率领16架B-25轰炸机,轰炸日本东京、名古屋等城市,史称“杜立特行动”。完成轰炸任务后,由于种种原因,轰炸机队没有按原计划降落在浙江衢州机场。据档案记载,有43人降落在浙江境内,其中37人因得到浙江军民的救助而脱险。
严格通过详实的档案史料,再现了浙江军民冒着生命危险营救盟军飞行员的感人故事。在讲座的互动环节,学生们踊跃提问,严格耐心解答,引导孩子们理解这段用鲜血凝结的国际友谊背后的深刻意义。
此次活动通过青少年亲身参与和学者解读相结合的方式,构建了一个立体生动的历史课堂,让年轻一代在触摸历史温度的过程中,深刻理解和平的来之不易,从抗战精神中汲取前行力量。(完)
免责声明:本站所有信息均来源于互联网搜集,并不代表本站观点,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。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,请告知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