辽宁:全面振兴按下加速键
在刚过去的国庆中秋长假,辽宁省累计接待游客同比增长17.54%,实现旅游综合收入增长18.20%,刚刚接入全国高铁网的抚顺累计接待游客328.84万人次,同比增长22.13%。就在国庆节前三天,9月28日,沈阳至佳木斯高速铁路沈阳至白河段(以下简称沈白高铁)提前一年通车运营,辽宁抚顺,吉林通化、白山三地结束不通高铁历史,正式接入全国高铁网,东北高铁网完成历史性合龙,长假期间旅游流、通勤流、探亲流激增,极大便利了沿线旅客出行。
>沈白高铁横贯辽宁、吉林两省,设计时速350公里、全长430公里。沈白高铁的开通,将沈阳至长白山的时间压缩至2小时以内,标志着东北东部长期的交通阻隔被打破,白山黑水间再添一条助力振兴的高效通道。作为国家“十四五”规划重点项目和“八纵八横”高铁网的重要延伸,沈白高铁的开通为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、辽宁全面振兴注入强劲动能。
在大局上谋势,于关键处落子。
东北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和农业基地,有一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战略性产业,在共和国版图上举足轻重。对新时代东北振兴工作,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念兹在兹、充满期待。党的十八大以来,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到东北考察调研,为东北发展把脉定向、领航掌舵;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,为新时代辽宁全面振兴明确方向、指明路径。
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,辽宁以共和国长子的忠诚担当,努力扛起东北振兴的重任,取得了一系列振奋人心的发展成果——经济增速连续两年超过全国水平,经济总量占东北三省的比重达到52%,先进装备制造等四个万亿级产业基地建设初见雏形,科技创新能力综合排名提高5位,提升幅度居全国第二。2025年,辽宁经济运行保持赶超全国态势,发展质效稳步提升,外界预期持续向好。今年1月至8月,辽宁全省招商引资到位资金7643.2亿元,同比增长12.7%;全省进出口5019.4亿元,其中出口2676.7亿元,增长11.6%,规模创历史新高;全省实际使用外资29.5亿美元,同比增长118%。项目建设工作量、实物量、投资量“三量齐增”,开工率、复工率、竣工率“三率齐升”,越来越多的优质资本跨越山海关、投资到辽宁……辽宁全面振兴士气正旺,势头正劲。
沈白高铁的开通运营,无疑为辽宁铺展开更广阔的发展前景。
沈白高铁开通后,辽宁在东北地区率先实现“市市通高铁”,与京津冀地区的时空距离进一步缩短。此前,抚顺是辽宁唯一不通高铁的城市,长久以来交通不便限制了产业发展空间。高铁开通后,从抚顺到省会沈阳只需20分钟时间,预计每年将新增两百万人次客流量。抚顺市并入高铁网后,沈阳向东发展的交通短板也得以“补齐”,以沈阳为中心的“米”字形高铁网络格局在辽宁形成,沈阳成为东北三省与京津冀地区、内陆腹地互联互通的枢纽门户,这将有助于打破区域交通瓶颈,加速资源、人才、技术等要素流动,为辽宁的城市转型发展注入强大新动能。
而跳出一隅看全局,在更广阔的东北大地,沈白高铁一举打通东北东部高铁经济走廊,将有力打破东北东部地区“要素流动慢、产业协同弱”的困局,推动哈长城市群与辽中南城市群有效衔接,成为带动东北区域发展的经济线、民生线。今后,东北地区城市群时空距离被拉近,可更加快速融入京津冀和环渤海地区,人流、物流、资金流、信息流得以高效跨区域流动,未来东北振兴发展有了更大想象空间。
就在沈白高铁开通前一天,辽宁省内京哈改扩建、本桓宽、凌绥三条高速公路同时建成通车,辽宁新增三条交通大动脉,区域经济跃升引擎更加有力,进关出海主通道更加畅通,对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,增进民生福祉,助力辽宁全面振兴具有重要意义。
风正劲,帆已满。
乘着高速铁路、高速公路带来的“中国速度”东风,辽宁再一次按下全面振兴加速键,在新时代东北振兴的航道上破浪前行。
记者 贺晓雁
(东北新闻网)
免责声明:本站所有信息均来源于互联网搜集,并不代表本站观点,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。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,请告知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