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新网北京10月9日电 (记者 吕少威)记者今天从北京市交通委获悉,国庆中秋假期,铁路、民航、长途客运、公路自驾进出京总量3362万人次,其中进京1722万人次、出京1640万人次,同比上升2.3%。

北京交通部门围绕“安全、顺畅、祥和”目标,全力以赴、多措并举,通过精准调度、暖心服务、协同联动,确保北京城市道路高峰处于基本畅通级别,交通运行总体平稳有序,保障了人民群众安全顺畅出行。

10月1日进出京客流创新高

这个假期,城际交通进出京客流总量达3362万人次,日均420万人次,同比上升2.3%,其中铁路132.5万人次、民航37.7万人次、省际客运2.3万人次、公路自驾247.8万人次。铁路客流集中在北京南站、北京西站、北京丰台站,三站客流占全市铁路总客流量的70%以上。10月1日客流高峰达489万人次,创国庆假期单日客流新高。高速公路日均交通量267.7万辆次。北京市内公共交通客运量日均1038万人次,其中地铁667万人次、地面公交371万人次。

>

路网运行方面,城市道路高峰平均交通指数日均3.07,处于基本畅通级别。节日期间峰值最大值为6.32,达中度拥堵级别(10月1日,假期第一日)。高速公路日均交通量267.7万辆次,节日期间最高为301.5万辆次(10月1日,假期第一日)。

市内交通方面,轨道交通(含西郊线、亦庄T1线)日均客运量666.8万人次。地面公交日均客运量370.6万人次。市郊铁路4条线路假日日均客运量1.1万人次。共享单车日均骑行量218.9万人次。

三大举措守护出行安全

假日期间,北京交通部门坚持席位制综合调度机制,北京市交通委会同公安、应急、文旅、气象、重点站区等部门每日联合会商调度,实施精准调度、暖心服务、协同联动三大举措,以科学化、人性化、一体化的交通保障服务,有效应对了3362万人次超大客流挑战。

精准调度方面,交通部门根据假期不同阶段特点,分时施策。在假期前期出京高峰,重点强化高速公路通行服务保障。假期中期,聚焦公园及旅游景点等热门区域精准增配运力,途经长安街的1路、52路公交车增配12部车辆;途经中轴线的8条重点线路增配34部车辆,并开行八达岭、慕田峪旅游直通车;围绕体育赛事、演唱会、音乐节等群众性活动,增加周边运力投入,快速疏散客流。假期后期重点做好返程大人流、大车流保障,提前对接气象、重点站区等部门做好应急准备。

暖心服务方面,北京交通部门以市民游客出行需求为导向,推出多项人性化举措。对轨道运营“按需调整”,天安门地区地铁站由“全天封站”优化为分时段运营,大型活动周边站点坚持不封站,最大化保障交通便利。高速公路28处服务区充电设施全覆盖。强化交通枢纽和地铁车站无障碍设施规范使用,帮助老年乘客、残障乘客安全乘车。增派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做好现场引导服务,让群众出行暖心又省心。

协同联动方面,北京交通部门通过跨部门、跨区域协同作战,构建全方位交通保障网络。“七站两场”夜间疏散高效有序,8条地铁线路组网延时运营,最晚至凌晨2时,假期共运送夜间到京旅客7.2万人,各火车站客流基本在30分钟内有序疏散。同步加密公交夜班线路,组织出租车、网约车夜间“保点”运营,安排机场巴士夜间增加备车,确保市民安全便捷抵家。

积极应对返程高峰及降雨天气双重考验

为应对返程高峰,北京交通部门启动应急响应机制,与重点站区、铁路、民航部门加强会商研判,实时监测客流变化,动态调整保障力量。除北京8条地铁线路延时运营,实现组网运行外,出租车、网约车针对性增加运力,北京西站地区上线“出租调度小助手”手机小程序,方便旅客实时查看排队情况。在高速公路收费站等重点部位增派工作人员,前置清障救援力量,确保实现事故“快清快处”。

此外,从旅客需求出发优化服务细节,北京交通部门联合中国铁路总公司,向夜间到京旅客点对点推送接驳信息,方便旅客提前规划行程。在重点地铁站点出入口增派志愿者,加强现场引导服务,帮助旅客便捷换乘。针对持续性降雨天气,加强与气象部门对接联动,实时发布降雨影响、返程路线拥堵情况及绕行建议,多渠道精准提示出行信息,帮助市民合理规划行程。

据气象部门预报,10月9日至11日上午,北京将出现持续性降雨,持续时间长、累计雨量大。交通部门建议广大市民,提前关注天气变化和路况信息,合理安排行程,尽量错峰出行,优先选择公共交通出行。雨天路滑、视线不佳,请驾驶员注意控制车速、保持车距,确保行车安全。(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