重庆建设立体交通体系 织密“两张网”
中新网重庆10月16日电 (张旭)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党组成员、副主任席红16日在重庆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说,“十四五”期间,重庆围绕绿色出行,织密轨道交通和城市道路“两张网”,全力推进缓堵促畅。
>重庆是著名的山城、江城,山环水绕、江峡相拥的独特地形地貌,既孕育了这座城市的独特气质,又给城市交通提出了新的课题。因此,重庆的立体交通体系建设,受到社会广泛关注。
据悉,重庆的立体交通,不仅体现在轨道交通穿楼而过、空中步道串联山城的独特景观,更深度融入市民的日常通勤。
在轨道交通方面,“十四五”期间,重庆新建成投用轨道交通9号线、18号线、璧铜线等14条轨道线路,新增轨道里程238公里,重庆已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山地城市轨道网络。
席红称,目前,重庆的轨道站点已达332座,覆盖了机场、高铁站、中心城区商圈以及大型居住区,轨道交通已成为重庆市民公共出行的首选方式,当地正加紧谋划第五期轨道建设规划。
在城市道路领域,“十四五”期间,重庆中心城区新增城市道路1240公里,通车里程较“十三五”末增长了22%,重庆中心城区基本形成互联互通、层次分明的立体交通体系。
在提升通达性方面,“十四五”期间,重庆建成了红岩村大桥、郭家沱长江大桥等10座跨江桥梁,也建成投用了龙兴隧道、土主隧道等4座穿山隧道。其中,被网友称作“星际穿越之门”的白居寺长江大桥,是世界上最大跨度公轨两用钢桁梁斜拉桥,其建成投用,市民从钓鱼嘴至李家沱的通行时间由原来的40分钟缩短至10分钟。
此外,在提升便捷性方面,“十四五”期间,重庆打通254条未贯通道路,新增624公里山城步道。这些跨江大桥、穿山隧道、半山崖线既是市民出行的便捷通道,更是重庆这座城市特有的交通风景长廊。(完)
免责声明:本站所有信息均来源于互联网搜集,并不代表本站观点,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。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,请告知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


